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1章 布料16 杜甫“野无遗贤”

【杜甫三十一岁,在洛阳结识了李白。

李白在当时已经是天王巨星般的人物,杜甫却只能算才出江湖的新人。

杜甫和李白一见如故,两人搭伴旅行,路上遇到了高适,三人结伴同游。

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告别之后,已经35岁的杜甫来到长安,继续求取功名。

杜甫人生的下半场开始了。

如果说杜甫人生的上半场是年少轻狂、无忧无虑,那下半场就是中年危机、忧国忧民。

杜甫去长安的时候,已经人到中年,而整个唐朝也同样处于“中年危机”。

唐玄宗晚年沉迷享乐,误信佞臣奸党、生活奢靡腐化,大权都落到了宰相李林甫手里。

李林甫这人,前期可能还行,后期大权独握,蔽塞言路,排斥贤才,使得朝纲紊乱。

又建议重用胡将,使得安禄山势力坐大,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。】

唐朝。唐玄宗时期。

李隆基又被提醒了一遍,“你晚年是个昏君”这个事实。

前面的李白、杜甫、高适三人同游,神迹已说过,所以第二次再说,大家都更关心下半部分。

唐玄宗李隆基一扫台下众位大臣,均是垂目不语的样子,他就知道这些人不知道心里怎么编排他呢。

李隆基也只能装听不到。

张九龄倒是直言不讳:“陛下该以神迹明鉴。”

唐玄宗转而道:“李林甫何在!?”

本来还在装聋作哑的李林甫只得应道:“臣在。”

李隆基在御台上辨认了一下,问道:“你现下可是任礼部尚书?”

然后李隆基自顾自继续说道:“我记得你,你每逢奏请,总能猜中朕的心思。”

唐玄宗虽然看似闲聊,但是李林甫却已经明了,自己必定,死罪难逃。

李林甫谨慎回道:“臣不才,或许不善朝政,臣愿自离。”

李隆基冷笑出声,“我朝衰败,有你之功,你怎可居功至伟?”

李林甫飞速滑跪,大呼道:“陛下饶命!”

唐玄宗这个时候却没再说话,任由李林甫跪伏在地上。

杜闲叹息道:“子美,看来你晚年不易。当今圣上怎可如此昏庸,误信奸臣!”

杜甫倒是看得开,他安慰自己父亲道:“这些都未发生,有神迹之预言,圣上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